欢迎进入河南自考成考官网!了解更多关于自考成考报考,请关注我们!

在线报名电话:13603712410
您所在的位置: 郑州大学自考招生网 > 自考常识 >

2014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反思:经济社会发展与

来源:郑州大学自考招生网 日期:2018-09-17 11:43:11 人气: 34 加入收藏 参与评论
它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应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,使环境与资源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,又能保持环境资源在满足要求的水平。使当代人和后代人获得适当的环境质量,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相互促进,随着社会的发展,我们应该实现经济、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。

1992年里约会议通过的《里约宣言》确立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,同时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。

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包括发展和制约两个方面,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社会进步,所以发展是第一位的,但是这种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,也就是限制传统。正确的发展模式和速度,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环境、资源、能源的承载能力,为后代的发展留有空间。

经过20多年的发展,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、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战略,我国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。

协调发展原则的形成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争论密切相关,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三种不同的理论,即经济发展优先权理论、环境保护优先权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。

协调发展理论是经济发展优先权与环境郑大自考保护优先权的折衷,认为经济发展优先权理论与环境保护优先权理论的共同特征是:把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对立起来,片面强调经济发展,片面强调环境保护,都存在一定的问题,人类必须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。二是平衡,二者协调发展,社会协调发展,繁荣发展。

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发展道路的选择上,中国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,理性地分析了各种道路的利弊。

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,任何一方的利益牺牲都可能导致利益失衡、社会发展停滞或环境成本过高。

《环境保护法》规定,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计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,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。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。

一个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,旅游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前景广阔,但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,县政府决定在填埋湿地后建设一个工业园区,以期增加当地收入,促进经济发展。通过工业发展的机会。

我国《环境影响评价法》明确规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,防止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,促进经济、社会、环境协调发展。以发展为立法目的,将规划和所有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。

这三个同时系统的目的是通过环境保护设施和主要项目的同时设计、建设和调试,与环评系统衔接,实施环评报告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。重点在于防止特定经济活动中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可能影响,进一步实现协调发展。

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、废物再利用或废物作为原材料的经济发展模式。

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、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、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、改进管理和综合利用等措施,减少源头污染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在产品的生产、服务、使用中,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,减少或消除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。

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后,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,代表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。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将从GDP中扣除。由于资源成本占GDP总量的比重较大,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,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。

北京公共网络11010802020153

关键词: 2014年,环境,与,资源保护,法学,反思,经济,它
本文来源于: 郑州大学自考招生网 责任编辑:未知